净利超6000万,北交所IPO获受理!
发布日期:2025-03-13 浏览量:76
据北交所官网披露,2025年3月12日,北交所受理了广东华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汇智能”)的IPO申请,这是今年继富泰和之后北交所又一被受理企业。此次IPO,华汇智能的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广东司农,律师事务所为北京环球,评估机构为广东联信。华汇智能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智能装备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智能装备制造商。公司以产品为核心,持续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实现产品迭代,为制造业提供核心装备和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销售产品为高效正极材料的研磨系统、纳米砂磨机、制浆机和机械密封,并不断通过技术迭代推出新型产品。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机械密封、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各项专利权44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此外,随着业务经验与研发技术的积累,公司在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不断地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系统集成进行研发创新,公司自主研发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散研磨系统、砂磨机边缘设备计算智能监控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并取得了9项软件著作权。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类“制造业”中的“C3599其他专用设备制造”和“C3421金属切削机床制造”。公司控股股东为张思沅,实际控制人为张思沅、张思友,二人系兄弟关系。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张思沅直接持有公司24,772,652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8.57%),通过善本投资、前海薇恩、东莞仁华间接支配公司9,481,663股股份的表决权(占总股本的18.59%);张思友直接持有公司4,423,81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8.67%)。两人合计支配公司38,678,125股股份的表决权(占总股本的75.84%)。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0亿元、1.91亿元、3.00亿元和3.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20万元、2,657.10万元、4,593.40万元和5,236.82万元。据华汇智能年度审阅报告披露,2024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42.07%;实现净利润6,262.19万元,同比增长36.33%。公司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上市规则》第2.1.3条第一项,即“(一)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坚持“科技优先、创新优先、市场优先”的原则,不断向前向深探索,以满足市场对于新型高效生产力的要求。公司设立之时,公司主要产品为精密部件机械密封,主要满足石油开采领域的旋转设备领域对于密封器件的需求。2016年起,随着公司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和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兴起,公司敏锐洞察到机械密封将在诸如研磨设备、制浆设备等锂电设备行业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加强适应锂电行业的机械密封产品开发同时,主动研发研磨、制浆等锂电设备,先后成功研制了纳米砂磨机、高效制浆机等高端锂电设备,其中公司纳米砂磨机产品已成为市场的标杆性产品。2023年6月,随着《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政策的出台,公司基于我国未来数控机床智能装备处于快速发展态势的研判,依托多年的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经验,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数控机床智能装备的研制工作,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成功研制出数控工具磨床并实现出货;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高速钻攻加工中心研制成功,并于2024年三季度实现出货;数控加工中心部分产品型号完成研制工作。公司的业务与技术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创新性。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出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定文号:粤机学鉴字[2023]048号),认为发行人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纳米砂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具有创新性,整体技术在纳米砂磨与分散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成立至今,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广东省纳米材料研磨装备(华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纳米材料研磨装备(华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2024年3月,公司凭借“高效节能纳米砂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的创新成果荣获广东省机械工程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此外,公司共参与三项同公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分别为《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通则》(国家标准)、《机械安全用于确定可接触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安全数据》(国家标准)、《纳米砂磨机》(行业标准)。本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4.59亿元,用于东莞市华汇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