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普咨询集团(SHANGPU GROUP),成立于2008年初。作为2009年中国A股创业板开板便投身IPO上市咨询的国内首批专业机构之一,尚普上市咨询业务实力常年处于市场领先地位,项目数量排名稳居行业头部,曾被《人民日报》旗下《国际金融报》评选为“IPO咨询行业先锋机构”,成为资本市场公认的中国最大IPO咨询机构之一。
尚普咨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贵州等地设有分公司。作为拥有中国国家统计局颁发的涉外调查许可证的行研顾问专业机构,我们不仅帮助拟IPO企业成功登陆中国大陆资本市场,而且同样辅助我们的服务客户在港股、美股等境外市场成功IPO上市发行。
尚普咨询致力于为拟赴港上市的发行人提供港股IPO上市行业研究顾问、上市行业研究报告、上市招股说明书-行业概览部分编制等一站式行业研究及咨询服务。
因此,IPO行业顾问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行业顾问不仅是合规的“守门人”,更是战略价值的“放大器”。在港股上市门槛提高、投资者愈发挑剔的背景下,选择具备深厚行业资源、熟悉国际投研逻辑的顾问团队,可直接提升过会效率、优化发行结果,并为上市后市值增长奠定基础。企业需避免将顾问角色局限于报告撰写,而应将其作为IPO核心智囊,深度参与从筹备到发行的全周期决策。
2024年1月1日生效的《新上市申请人指南》, 是现行最直接的操作手册,整合了原指引信的内容,明确行业概览的具体撰写要求。《新上市申请人指南—行业概览》文件主要围绕新上市申请人上市文件中“行业概览”章节的披露要求展开,目的是规范申请人对业务及行业相关信息的披露,确保投资者能获取准确、全面且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合理投资决策。
需提供与业绩纪录期一致的市场资料,涵盖行业成熟度、规模、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及其与业务的关联度,以及新业务相关市场资料。若业绩纪录期超出行业数据披露期限且无后续数据,董事要确认市场资料无不利变动。
要披露主要产品市场份额、主要市场参与者信息、竞争性质、市场门槛、机遇、威胁、挑战和自身竞争优势。若无法披露参与者身份,需说明原因、是否争取公开披露并提供其背景资料。
用图表展示申请人在行业价值链中的市场地位、业内市场比重和排名,避免基于狭义市场的披露,若涉及小分部市场需说明其在整体行业中的占比。
从事商品业务的申请人最好用图表披露主要原材料和制成品历史价格,分析价格重大波动原因,以及原材料价格变动对制成品售价的影响。
需明确相关资料来源,说明是否委托外界机构进行研究报告、支付费用、行业顾问信息,以及获取和分析数据时的参数、假设和数据可靠性依据。
若披露香港交易所网站的统计数字等,需事先获联交所法律事务部同意。对不同来源的数据,如政府官方资源、专家报告、委托或非委托研究报告,有不同的处理和责任界定方式,使用警告字眼有明确规则,申请人需合理审慎选择和鉴别资料来源并确保无重大遗漏。保荐人要告知核实申请人市场地位披露的尽职审查详情,包括行业顾问采用的方法。
企业上市时开展的细分市场研究,是一项极为关键且综合性的工作,其围绕行业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剖析,为企业上市决策与投资者判断提供关键支撑。
尚普咨询基于十余年丰富的行业研究顾问经验,以及在金融资本市场长期的深度业务对接实践,深刻认识到在港股招股书中,“行业概览”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部分内容需用词精确、表达清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投资者能轻松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充足且紧密关联申请人的资料,帮助投资者全方位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真实状况、竞争态势和发展潜力。
在基础层面,需全面涵盖行业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大小、增长或衰退趋势等;精准梳理竞争格局,明确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深度剖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涉及产品特性、价格策略、营销渠道等;细致梳理企业上下游关系,了解原材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的关键环节,以及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市场集中度等。此外,还应拓展分析行业技术水平,探究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情况;分析经营模式,包括生产、销售、供应链管理等独特方式;挖掘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掌握市场变化规律。同时,深入研究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类因素,如本地政策法规的扶持或限制、技术替代的潜在风险、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以及国际市场冲击等,明确这些因素如何左右行业前景和投资价值。
在篇幅安排上,“行业概览”虽然通常不超10页,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行业复杂程度和实际需要灵活确定,核心是保证内容完整且深入。内容重点在于对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市场进行准确、详尽的描述,像全球及中国市场产品的产销数据、产值销售额数据、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细分市场动态等,都必须详实可靠、来源可追溯。陈述时要客观公正,全面展示行业信息,避免片面披露误导投资者。同时,市场资料要及时更新到刊发招股书前最近的财政年度,确保数据时效性,为公司行业优势和地位的呈现提供有力支撑,让投资者能据此对公司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做出合理判断。
根据港交所对港股上市招股书中行业概览章节披露的基本要求和指引、近期细化和强化情况,以及实际披露案例,港股招股书中的行业概览章节的基本结构和重点如下。
借助权威经济数据来源,分析中国GDP增长趋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明确宏观经济环境对目标行业的影响,把握行业在经济周期中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经济政策调整对行业供需、成本及市场竞争的影响。
剖析目标行业在国内产业体系中的位置及上下游产业链关系。聚焦产业链上游,研究关键原材料供应、核心零部件制造及基础技术研发环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上游供应商信息,分析其市场集中度、供应稳定性与议价能力,了解上游技术研发动态对目标行业的潜在影响。
规模与增长预测:整合国际组织、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及行业协会数据,评估全球产品市场规模,分析历史增长趋势,判断市场发展阶段。结合全球经济趋势、区域差异和行业技术创新,并综合考量行业下游市场需求演变(如关键应用领域技术升级、终端消费场景扩展等)等因素对市场规模的拉动效应,运用合适方法预测未来增长前景。
竞争与驱动因素分析:确定全球市场主要参与者,分析其市场份额、业务布局、产品与服务特点及竞争优势。识别全球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如新兴技术应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和消费观念转变,研究其对市场发展的作用机制。
规模与前景评估:依据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报告,评估中国产品市场规模。结合国内经济规划、产业政策、下游市场需求演变趋势和行业技术创新应用,预测市场增长前景。
竞争与驱动因素分析:明确中国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其市场份额、竞争策略,评估市场竞争程度。剖析中国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以及这些因素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依据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指标,结合全球及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精准定位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明确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
从业务模式、业务规模和发展远景挖掘公司竞争优势。评估业务模式的创新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分析业务规模是否带来成本优势;研究公司战略规划,评估未来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