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08 浏览量:22
日前,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纳斯达克”)宣布,提议修改上市标准,旨在解决美国市场环境下的上市公司流动性等问题。此次修订不仅提高了首次公开募股(IPO)阶段的企业最低公众持股量规模和募资金额门槛,还针对未能达标的企业制定了更严格的停牌退市机制。
图源:纳斯达克官网
修订后的标准包括:
1、提高最低公众持股量市值:选择净利润上市标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股,其最低公众持股量市值为1500万美元。
最低公众持股量市值从500万美元提高到1500万美元,意味着新上市公司需要拥有更多的公众持股、满足更高流动性要求,且该数额必须来源于IPO中向公众投资者出售的股票,不再包括限制性股份或转售股。
2、加快停牌和退市流程:对存在上市缺陷且上市证券市值低于500万美元的公司,加快其停牌和退市程序。
据了解,这是自2020年以来,纳斯达克再次针对中国企业提高IPO募资门槛。2020年5月,纳斯达克提出了针对来自“限制性市场”的IPO的规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21年10月份批准实施。该规则规定企业若在纳斯达克上市,需满足2500万美元的最低公开发行规模要求,即其证券总价值的25%。2022年,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与中国当局签署监管合作协议,这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取消。
注:纳斯达克建议新增规则Rule 5210(l),适用于总部、注册地或主要业务运营地位于中国(包括香港、澳门)的公司,判断标准包括以下七项:(1)公司账簿和记录位于中国;(2)至少50%资产位于中国;(3)至少50%收入来自中国;(4)至少50%董事为中国公民或居民;(5)至少50%高管为中国公民或居民;(6)至少50%员工位于中国;(7)公司受中国个人或实体控制。如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即视为“中概股公司”。
据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共计57只中概股赴美上市。公司发行价多集中在4美元,募资规模差异较大,其中霸王茶姬首发募资4.11亿美元居首位、亚盛医药募资1.26亿美元、元保募资3000万美元。多数企业募资在500-1500万美元区间,远低于2500万美元门槛。若新规生效,企业将面临上市难度增加或退市风险上升的双重挑战。
数据来源:Wind,以募资额倒序排列。
数据来源:Wind,以总市值倒序排列。
据悉,纳斯达克已将此次拟议规则提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审议。若获得批准,将立即着手实施对初始上市要求的修订。
纳斯达克表示,虽然部分规则仅适用于中概股公司,但并不构成不公平歧视,因为中概股存在独特的监管障碍和信息披露风险,需通过更高标准保护投资者。纳斯达克也进一步表示,仍允许合规、优质的中国公司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此外,新规将引入“30+60”双阶段实施机制,即给予正处于初始上市流程中的企业30天宽限期以完成原有标准流程,此后所有新上市企业必须符合新要求;关于加速停牌和退市公司的处理机制,纳斯达克计划在SEC批准后60天内正式实施新规。
此次修改将重塑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格局,推动企业优化治理结构,但也可能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近年来,不少中概股,选择在香港双重或二次上市。对中企来说,赴美上市前应强化核心经营能力,提前做好上市规划与后续市值管理,同时加速探索多元化上市路径(如港股、A股),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信息来源:纳斯达克官网、证券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