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强制退市!

发布日期:2024-03-22 浏览量:434

分享到:
3月19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决定终止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3月27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4月18日。

据choice数据统计,2024年已经有5家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它们分别是ST鸿达、*ST爱迪、*ST泛海、*ST柏龙、*ST华仪,数量为去年同期的5倍,都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
此外,*ST新海于3月18日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理由是重大违法公司股票将于3月2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4月17日。公司股票于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摘牌。
除这些企业外,*ST新联*ST中捷超60家公司发布终止上市或终止上市风险等有关公告。

连续5年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
公司于2月2日晚间公告,因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股票自2024年2月5日开市起停牌。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公司披露的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公司披露的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连续2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2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上述情形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9.5.1条第(一)项、第9.5.2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经查明,公司虚增营业收入、利润的主要方式包括:一是未及时对已终止的设备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抵消虚增收入引起的往来款项,此类情形涉及合肥清溪项目;二是未及时对已竣工结算的项目进行会计处理,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抵消虚增收入引起的往来款项,此类情形涉及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污水处理厂及回用水处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等EPC项目;三是使用无商业实质的验工计价凭证确认工程进度,并通过签署虚假债权债务转让协议、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隐瞒虚增收入的情况,此类情形涉及雷州市村级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等PPP项目。导致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2017年,公司虚增营业收入3.4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1.40%;综合考虑相关减值的影响,虚增利润1.18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0.68%;2018年,公司虚增营业收入10.98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5.33%;综合考虑相关减值的影响,虚增利润5.01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23.80%。

相关责任人被处罚
2月2日,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决定书》称,北京监管局决定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董事长、总裁赵*钧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监事、高级副总裁苏*峰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高级副总裁、董事李*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高级副总裁、代财务总监高*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2月18日,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市场禁入决定书》。该《决定书》称,赵*钧时任公司董事长、总裁,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怠于履职,致使公司内部管理失控,导致公司案涉违法行为,且对公司披露的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并保证上述文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未勤勉尽责,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情节较为严重。依据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赵*钧采取7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月28日,上交所发布对公司有关40名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

A股强制退市频现
除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外,证监会官网显示,强制退市还包括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等。
值得一提的是,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已经退市的5家公司的退市理由均为交易类强制退市中的“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
根据choice数据初步统计,截至2024年3月21日发稿前,2024年共有超60家公司发布终止上市或终止上市风险等有关公告。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今年3月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现在,很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我们将付诸行动。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下一步都要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