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普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尚普咨询”),成立于2008年初,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贵州等地设有分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咨询公司,尚普咨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评价以及内控风险合规三合一体系建设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专业的内控服务,帮助国有企业、IPO企业、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运营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的定义
-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它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机制。
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 1.响应国家政策及符合监管要求:近年来财政部、国资委和证监会等部门接连发布政策文件,要求各经营主体重视内控作用,强化内控管理。例如,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强化上市公司及拟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推进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通知》(财会〔2023〕30号)要求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推进内部控制评价。【特别提示:建立内控是上市的前置条件!拟上市企业只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坚决落实到位,才能通过IPO审核,成功上市!】
- 2.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内部控制是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遏制财务造假、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基础。通过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信心。
- 3.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活动进行控制,防止贪污、盗窃、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
- 4.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内控体系能够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通过有效的内控,企业可以减少不确定性,保护资产不受损失,确保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 5.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内控体系的完善有助于规范日常业务运作,识别和消除不必要的步骤,确保关键业务流程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减少因人为错误或流程失误导致的成本浪费,确保企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
- 6.梳理权责,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能够促进企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明晰各部门的权责,有效遏制推诿扯皮现象,从而保障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 【内控体系现状分析与建议】
对内控体系现状进行全面评估,结合行业特点、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提出优化建议。 - 【权责梳理】
界定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管控权限,形成内部各业务流程所涉及的授权清单。 - 【规范业务流程】
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明确审核审批节点,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 【风险识别】
识别各流程步骤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协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实施指导,确保制度落地。
内部控制评价
- 【监督评价】
为国央企集团/公司提供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服务,全面评估子公司内控体系的有效性。 - 【自我评价】
通过专业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帮助企业进行内控自评,识别企业存在的内控缺陷,优化内控体系。 - 【缺陷整改跟踪】
对企业过往年度的缺陷整改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整改效果,增强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自我完善能力,实现持续改进。
内控风险合规三合一体系建设
- 【构建一体化管理体制】
立足法人治理结构,梳理内控风险合规一体化管理的组织架构。 - 【整合制度体系】
整合梳理风险、内控、合规制度要求,协调相关制度规定与工作流程,形成统一的治理要求和体系文件。 - 【明确业务操作流程】
构建覆盖各专业领域的三级流程框架体系,建立标准内控流程,推进业务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 - 【风险评估与管控】
识别企业运行中的重大风险及风险成因、表现形式和产生影响,针对性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形成风险清单。 - 【构建分级授权框架】
明确授权行权方式及流程,促进权责匹配,保障授权管理逻辑严谨、科学规范、相互制衡。
内部控制培训服务
- 【内控方法论指导】
提供系统化的内控方法论培训和指导,举办专业工作坊,增强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理解。 - 【监管政策解读】
通过对国家、各部委及行业监管政策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准确把握政策导向。 - 【成熟案例分享】
分享同行业或集团内成功的内控实践案例,为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内控实施路径。组织案例研讨,促进企业内部交流学习。
服务流程
顶层设计
- 组建核心项目团队,基于公司的长远战略目标,确立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实施路径和具体方法,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现场调研
- 与企业管理层及核心岗位人员进行访谈,现场收集和分析资料,编制内控建设或评价工作底稿。
成果出具
- 整合工作成果,出具手册或报告,经尚普内部控制部门质量检查通过后交付,并向企业管理层汇报项目成果。
持续支持
- 组织开展内部控制专业培训,持续进行跟踪指导,确保项目成果可落地执行,推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长效机制。
报告编制依据
- 《公司法》
- 《证券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 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国家监管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要求
-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 ……
内控建设方法
“六位一体”内控建设方法
- (1)以风险为导向: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估查找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
- (2)以流程为对象:从风险管理视角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流程。
- (3)以控制为手段:以关键控制点规范流程运作。
- (4)以制度为平台:通过制度规范控制活动行为。
- (5)以考核为保障:以考核手段强化内控执行效果。
- (6)以IT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内控执行与评价的固化。

内控评价方法
- (1)个别访谈法:针对高风险业务领域,开展重点访谈,并记录访谈中获取的信息。
- (2)专题讨论法:集合有关专业人员就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或控制问题进行分析。
- (3)穿行测试法:在内控流程中选取交易样本,追踪其从起源至最终在财务报表或其他经营管理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过程。
- (4)实地查验法:通过使用统一的测试工作表,与实际的业务、财务单证进行核对的方法进行控制测试。
- (5)抽样法:按随机原则或按某一特定标准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 (6)比较分析法:通过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数据或行业最优数据等进行比较,识别评价关注点。

- 北京、上海、深圳均有成熟稳定的全职咨询团队,以现场服务为主,远程服务为辅。
- 进场迅速,沟通高效,团队稳定,匹配服务经验五年以上的高级别咨询经理全程负责,项目成员稳定。
- 长期对各行业及细分市场跟踪研究,服务团队可迅速了解客户业务和所处行业情况,具备行业研究能力。
- 协调尚普咨询集团资源,提供企业内控咨询、ESG可持续发展、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行业研究、市场研究等综合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 协助企业理清思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进行系统性方案建议供企业参考决策,帮助企业掌握内控知识,具备自主决策判断的专业能力,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 提供内部控制培训、重要政策解读与应对建议、重大风险有效管控实践分享等增值服务,深入推进内部控制工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团队
我们的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内控专家组成,他们拥有深厚的行业知识和专业背景,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定制化服务
我们理解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挑战,因此我们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持续支持
我们提供持续的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监管环境。
针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
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
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2〕68号)
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国资发改革〔2013〕17号)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6〕63号)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6号)
国资委公布《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国资委令第37号),同年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国资发法规〔2018〕106号)
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资发监督规〔2019〕101号),同年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监督〔2019〕44号)
国资委接连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监责〔2020〕10号)和《关于加强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监督〔2020〕17号)
同年,国资委还发布了《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20〕39号)和《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监督〔2020〕307号)
国资委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国资厅发监责〔2021〕11号)、《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资金内部控制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监督〔2021〕19号)和《关于做好2022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监督〔2021〕299号)
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42号)和《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财评规〔2022〕23号)
国资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监督〔2023〕8号)
国资委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监督〔2024〕20号)
针对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
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证上字〔2006〕460号),同年,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
财政部发布《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办会〔2012〕30号)
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证监会公告〔2014〕1号)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20〕14号)
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通知》(财会〔2022〕8号)
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强化上市公司及拟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推进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通知》(财会〔2023〕30号)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