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43亿!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企业要IPO了

发布日期:2025-02-26 浏览量:109

分享到: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思格新能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格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5月,由前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许映童创立,距今成立尚不满三年。

在本次IPO前,思格新能源已完成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华登国际、云晖资本、钟鼎资本、江苏高科产业投、余杭国投集团、天堂硅谷、国核投资、永康市碳中和新能源产业基金等,估值已达43亿元。

思格新能源无疑是储能领域的一匹黑马,如果上市成功,有望创下中国储能企业最快IPO的纪录。


创始团队来自华为

据了解,思格新能源由华为前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及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创立。
许映童今年50岁,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复旦大学MBA,1999年加入华为后,先后担任无线产品经理、无线基站软件开发部部长、无线产品杭州研究所所长等职,具有丰富的无线通信产品及软件开发与管理经验,前后在华为工作近23年。
2010年至2020年,许映童担任华为智能光伏总裁,彼时的华为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尚籍籍无名,但在许映童的带领下,团队披荆斩棘。从2011年华为开始布局光伏逆变器,短短四年时间,到2015年便成功登顶全球逆变器出货量榜首,此后多年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许映童因此被业内广泛认为是华为逆变器崛起的关键功臣,其在光伏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洞察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管理经验,成为了思格新能源创立之初最为宝贵的财富。
2020年至2022年,许映童还担任华为昇腾计算业务(AI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总裁,这段经历让他对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了深刻理解,也为日后思格新能源产品中融入AI技术埋下了伏笔。
2022年,许映童带着在华为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储能行业的敏锐洞察,毅然离职创立思格新能源,开启了新的创业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思格新能源的创始团队成员中,有不少都是出自华为。例如,思格新能源总裁张先淼,在华为任职超过11年,曾担任华为商用光伏业务负责人。思格新能源软件部负责人刘秦维、全球品牌总监杨顺霞也都来自华为系。


全球排名第一

思格新能源创立于2022年5月,聚焦于新能源储能领域,其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电力电子与储能技术,打造光储充产品与解决方案。
业绩方面,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思格新能源的营收还为0;2023年营收达到5,830.2万元;2024年1-9月营收飙升至7亿元。
如此迅猛的增长背后,主要源于思格新能源的一款拳头产品——SigenStor,该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90%以上。
据悉,自2023年6月正式推出以来,SigenStor的销量迅速攀升。2023年销售量为18MWh,而2024年前三季度已达到220MWh,销量增长了十倍以上。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出货量计,思格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可堆叠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到2024年9月底,思格新能源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24.3%。


公司对未来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据招股书披露,思格新能源的主要客户群体来自欧洲,2024年1-9月,欧洲市场营收占比达65%。公司与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99家分销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并且公司已成为欧洲、亚太及非洲等所有主要市场中领先分销商的首选合作伙伴。
思格新能源称,全球可堆叠分布式光储充一体机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增长至3610MWh,复合增长率达到87.8%。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思格新能源正在上海和江苏南通扩建产能。预计到2025年,公司的逆变器产能将扩大至现有产能的四倍,储能电池产能将扩大三倍以上。此外,公司还计划在南通建设一座新的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预计将在2026年投产。
此次IPO,思格新能源计划将募资投入到进一步扩大研发团队及提升研发设备及技术;加强营销及售后服务;扩张产能;以及多元化产品组合及扩展工商业光储充解决方案等。
按照产能扩张计划,新生产基地竣工后,思格新能源预期光储充储能电池年产能约为1.4千兆瓦时,逆变器年产能约为190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