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沪深北交易所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5日发稿前,A股IPO排队企业仅剩202家,较高峰期锐减超80%。其中,北交所独揽94家(占比47%),沪深交易所合计108家,沪市主板、深市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分别仅35家、25家、19家、29家。若剔除已过会项目,沪深交易所实际在审项目仅剩72家,创业板、科创板分别仅11家和14家,市场惊呼“IPO蓄水池已近干涸”。与此同时,随着市场行情回暖、行业预期稳定,IPO审核和注册程序均明显提速,2月的部分项目更可以称之为“闪速”推进。中策橡胶于2025年2月13日通过上交所审核,2025年2月17日提交注册,2月28日就注册生效,从过会到注册仅用了15天,显示了审核速度的显著提升。此外,汉邦科技2月21日通过上会审核,2月24日就提交注册;威高血净2月26日过会,2月28日就提交注册,同样体现了审核流程的加速。影石创新作为典型代表,自2020年10月申报至2025年2月注册生效,历时四年多,其中过会后等待1261天,创下注册制实施以来最长纪录。据尚普君统计,2025年以来获得批文的17家企业中,70%为过会一年以上的“库存项目”,反映监管层对历史积压问题的集中清理。据尚普君统计,共有46家券商承担了202家IPO排队企业的保荐工作,中信证券共保荐18单项目居首位,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紧随其后。
注:3家IPO排队企业聘请两家券商,故项目量总数为205。
据尚普君统计,共有33家会计师事务所担任了202家IPO排队企业的审计工作。据尚普君统计,共有41家律师事务所为202家IPO排队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净利润8,000万元-1亿元:1家,占比1.67%;净利润6亿元-10亿元:10家,占比16.67%;沪深主板排队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中位值为2.93亿元,平均值为8.03亿元,最大值为96.08亿元(华电新能),最小值为8,051.82万元(誉帆科技)。最近一年净利润处于2亿元以上的企业共计34家,占比超五成。净利润0-5,000万元:3家,占比15.79%;净利润5,000万元-1亿元:5家,占比26.32%;科创板排队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中位值为2,476.16万元;尚未盈利的达8家,占比超四成;最大值为3.94亿元(新芯股份)。净利润5,000万元-8,000万元:4家,占比13.79%;净利润8,000万元-1亿元:5家,占比17.24%;创业板排队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中位值为1.11亿元,平均值为2.10亿元,最大值为19.05亿元(容汇锂业),最小值为6,866.16万元(博华科技)。最近一年净利润处于1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20家,占比近七成。净利润4,000万元-6,000万元:36家,占比38.30%;净利润6,000万元-8,000万元:18家,占比19.15%;净利润8,000万元-1亿元:15家,占比15.96%;北交所排队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中位值为6,149.18万元,平均值为7,653.73万元,最大值为6.23亿元(杰理科技),最小值为-2.27亿元(天广实)。最近一年净利润处于1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