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领衔,中信、中金蓄势待发!中资券商逐鹿港股IPO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量:49
3月25日,南山铝业(600219.SH)分拆南山铝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南山铝业国际”)(2610.HK),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继南山铝业(600219.SH)、南山智尚(300918.SZ)、恒通股份(603223.SH)之后,龙口市东江街道南山村村民委员会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南山铝业国际完成赴港上市,离不开独家保荐人华泰国际。南山铝业国际并非个例。近期,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数量较去年同期激增,募资额也大幅增长。排队IPO的队伍也越排越长,包括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创新药领军企业恒瑞医药在内的多家行业标杆企业,都已经递表“候场”。在这波热潮中,中资券商迅速崛起,成为了港股保荐市场的主导力量。“逐鹿”港股的中资投行如华泰国际、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以专业的优势和对内地企业的深刻理解,正在逐渐取代外资投行,抢占港股IPO保荐业务的市场份额。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上市公司共15家,其中IPO主板上市13家,SPAC1家,GEM转主板1家。今年以来布鲁可、古茗、蜜雪集团、赤峰黄金、南山铝业国际等13家企业完成港股IPO,首发募集资金高达174亿港元,远超去年同期9家IPO企业募资36亿港元的水平。其中,蜜雪集团、赤峰黄金、南山铝业国际、古茗的融资额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34.55亿元、28.22亿元、23.47亿元、20.30亿元。共15家保荐人参与了今年以来13家港股IPO上市公司的保荐业务。第五名: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等11家券商(各1家)
注:联合保荐拆开计算,各算一单。
值得注意的是,中资投行凭借对内地企业的熟悉度及价格优势,在保荐人争夺战中拔得头筹。今年以来13单港股IPO项目中,华泰国际、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等等中资券商共参与10家IPO项目。此外,港股IPO市场也正迎来源源不断的“后备军”。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26家企业已递表港交所,处于“已刊登申请版本”或“已刊登聆讯后资料集”状态。仅2025年以来就有61家企业选择递表港交所。据尚普君不完全统计,目前126家“排队”港股IPO的企业中,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保荐的企业数量高达48家、35家。华泰有15家。此外,海通国际、中信建投、招银国际等中资券商保荐家数也比较多。递表企业中,像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内地行业龙头企业多采用“中资+外资”保荐组合,例如宁德时代联席保荐人中包括中金公司、美银、高盛等,既借助外资国际分销能力,又依赖中资的境内资源整合。市值低于百亿港元的中小企业多由中资投行独家保荐,例如周六福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为其联席保荐人。奥克斯电气、北京同仁堂的保荐人为中金公司等。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提到。证监会表示,赴港上市融资渠道畅通,有力支持内地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2024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香港联交所联合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加快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声明指出,对预计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的符合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设有快速审批通道。2024年12月,港交所提出,将A+H股发行人H股最低比例要求从15%降至10%,或最低市值门槛设为30亿港元(如恒瑞医药、海天调味等企业受益),大幅降低企业赴港上市成本。2025年2月,在深圳前海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会议上,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为配合需要拓展海外业务的内地包括大湾区企业在港融资,香港已优化上市批核流程,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正就优化上市要求、市场结构和提升公司管治等进行全面研究,将在年内提出优化建议,以进一步协助内地包括深圳企业筹募资金。上述政策进一步畅通了赴港上市融资渠道,去年以来赴港上市企业激增,港股监管改革效果持续。业内人士表示:“我们预计2025年会有大量的内地企业递交港股上市申请,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中国企业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也彰显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坚定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