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32家企业递表,5家获得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发布日期:2025-06-30 浏览量:36

分享到:

港股热点事件


A股回暖港股狂飙券商IPO业务又忙起来了
2025年已悄然过半,港股、A股市场暖意融融。在此背景下,A股IPO融资额与家数同比小幅增长,港股IPO融资额迎来“爆发式”增长。业务收缩拖累业绩长达一年半的券商投行部门,也忙碌起来。
上半年,港股IPO的躁动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增量,尤其是“A+H”股,中资券商在港股IPO市场的承销家数显著领先于外资投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上半年共有28家券商参与香港IPO市场新股发行,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的香港子公司包揽前三名,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同比明显提升。
周六福港股上市
6月26日,珠宝行业的知名企业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周六福”,股票代码为“6168”)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周六福以24港元的发售价发行53,829,200股,募资总额高达12.92亿港元,扣除上市费用后,募资净额为11.93亿港元。上市首日,周六福的股价表现强劲,开盘价为26.7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1%,此后股价有所上涨,公司市值迅速攀升至约119亿港元。
多家AI企业“赶考”港股

今年以来,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和创新应用的广泛落地,全球范围内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推动终端生态与场景应用迎来变革。在此背景下,众多AI企业寻求赴港上市。

6月30日,云知声将登陆港股市场。据统计,目前港交所共有超2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正在排队IPO,数量明显高于往年,包括特斯联、卧安机器人、群核科技、云迹科技、深演智能等。

业内人士认为,港交所第18C章等上市制度的优化,为处于快速成长期但尚未实现盈利的AI企业打通了资本化关键路径。但人工智能行业存在“技术投入高,盈利周期长”的难题,二级市场对其投资逻辑也正从“概念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

IPO市场

一、递表情况
6月21日至6月27日(下同),32家企业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商米科技曾冲击科创板IPO未果;酷赛智能曾启动过辅导备案;龙旗科技、石头科技、用友网络、埃斯顿、合合信息、国恩科技、国民技术、蓝色光标冲击“A+H”两地上市。
(一)龙旗科技
6月27日,龙旗科技表港股IPO花旗、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龙旗科技是一家从事智能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综合服务的科技企业,属于智能产品ODM行业。公司为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品牌商和全球领先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智能产品综合服务,主要客户包括小米、三星电子、华为等,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
2024年3月,龙旗科技在沪市主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15.6亿元,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募资净额14.4亿元。
A股IPO仅一年就计划赴港二次上市,龙旗科技称,主要是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

(二)石头科技

6月27日,石头科技表港股IPO摩根大通、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按GMV计,2024年石头科技智能扫地机器人占市场份额的23.4%,按销量计占市场份额的16.7%,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行业第一。
石头科技(688169.SH)于2024年7月1日在A股上市。截至周五(6月27日)收市,其总市值约人民币404亿元。
(三)用友网络
6月27日,用友网络表港股IPO,招银国际、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用友网络创立于1988年,一直专注于信息技术在企业与公共组织应用与服务领域。

据Gartner研究显示,用友网络是全球ERP SaaS市场TOP10中唯一的亚太厂商,全球高生产力aPaaS市场Top10中唯一亚太厂商的中国厂商,也是唯一入选Gartner HCM云魔力象限、ERP云魔力象限荣誉企业的中国厂商。

同时,IDC数据显示,用友网络持续领跑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在中国aPaaS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企业应用SaaS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在中国超大型及大型企业应用SaaS市场连续多年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是中国企业数智化服务和软件国产化自主创新的大国品牌。

用友网络(600588.SH)于2001年5月18日在A股上市。截至周五(6月27日)收市,其总市值约人民币448亿元。

(四)埃斯顿

6月27日,埃斯顿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埃斯顿2015年在A股上市作为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埃斯顿主营业务分为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两大板块,致力于新能源、五金、3C电子、汽车工业、包装物流、建材家具、金属加工、工程机械、焊接等细分行业提供智能化完整解决方案。MIR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保持约20%的同比增长率,高于行业市场增速,位列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第二,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
埃斯顿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4亿元,同比增长24.03%;净利润1262.99万元,同比增长93.43%。根据MIR数据,一季度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首次实现中国机器人市场出货量第一。
(五)合合信息

6月27日,合合信息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2024年9月,合合信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此次递表港交所,距其A股上市尚未满一年。

合合信息是一家人工智能产品公司,创立于2006年,核心产品是为全球C端用户和多元行业B端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组合,旗下拥有“扫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等一众应用软件。

其中“扫描全能王”是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图像文本处理AI产品。截至2025年3月31日,“扫描全能王”已覆盖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按累计设备计,已服务超10亿用户。根据灼识谘询,按2025年3月的月活跃用户数计,扫描全能王是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图像文本处理AI产品。

(六)国恩科技
6月26日,国恩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招商证券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国恩科技于2015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此次拟在港股上市将形成"A+H"股的资本格局。

国恩科技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长期规模效益为目标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践行"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平台,深耕大化工、大健康两大行业领域。

在大化工行业领域,国恩科技深耕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多维度构建"新材料+"产业生态圈,不断完善大化工产业纵向一体化布局。公司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业务为基石,向上游延伸至苯乙烯、聚苯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及聚丙烯等绿色石化材料业务。同时,持续深化下游产业布局,深挖电子电器、汽车工业、新能源、储能等行业多元化应用需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中国高分子材料改性相关板块营收计,国恩科技是中国第二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生产企业。按2024年中国聚苯乙烯相关产能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聚苯乙烯生产企业。

在大健康行业领域,国恩科技聚焦天然胶原产业,向下纵向延伸产业链。公司主要子公司东宝生物拥有几十年的悠久历史,依托从胶原到"胶原+"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已成功建立起覆盖动物胶原料到终端的产品布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中国骨明胶行业产量计,国恩科技是中国市场产量位居第二、中国内资品牌产量位居第一的骨明胶生产企业;按2024年中国空心胶囊行业相关产量计,公司是中国内资品牌产量第二大的空心胶囊生产企业。

(七)国民技术

6月26日,国民技术正式递交招股书,计划在主板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国民技术成立于2000年,2010年4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主营业务为自主技术、自主品牌的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并提供相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售后的技术支持服务;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石墨化加工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安全芯片、通讯芯片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工业控制、电机控制与驱动、电池及能源管理、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家电、消费电子、智能表计、医疗电子、安防、生物识别、通讯、传感器,以及网络安全认证、电子银行、电子证照、移动支付与移动安全等应用方向。

(八)商米科技

6月25日,商米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农银国际

2021年6月,商米科技向A股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10亿元。2022年3月,公司IPO终止,原因未公布。从上交所的问询内容看,商米科技的科创属性遭到两轮深度问询,市场猜测公司或不满足科创属性评价要求。

上交所问询指出,商米科技归属“1.1.2 信息终端设备”、物联网和智能硬件行业的依据是否充分;与同行业公司同类产品相比,公司产品高复用、高可靠以及核心技术先进性如何体现;相较于可比公司,公司是否存在盈利能力较差、产品竞争力较弱等情形,是否存在低价倾销的行为。

(九)蓝色光标

6月25日,蓝色光标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包括华泰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华兴资本

蓝色光标,成立于1996年,于2010年2月26日在A股上市。

作为最大的中国营销公司,专注于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一站式技术驱动营销服务,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营销需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收入计,蓝色光标为最大的中国营销公司,也是全球前十大营销传播公司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排名第十。

(十)酷赛智能
6月25日,酷赛智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酷赛智能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智能手机、三防手机及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023年12月,酷赛智能开始参加深圳证监局的上市辅导,但在今年1月终止了A股上市进程,转而南下香港资本市场。对于转道港交所上市的原因,其表示是“目的是吸引更有声望和国际化的投资者群体。”

二、证监会备案接收情况
本周10家企业赴港上市备案申请获证监会接收。
三、证监会备案通过情况
本周5家企业获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四、通过聆讯情况
本周5家企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五、上市发行情况
本周8家企业登陆港交所
【咨询&业务合作:159518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