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台!科创板属性指引:“4+5”评价标准、负面清单...
发布日期:2021-04-19 浏览量:7280
2021年4月16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此次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姓“科”的定位
新增研发人员超过10%的指标,以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形成“4项常规指标+5项例外条款”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如同时满足4项常规指标,即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如不同时满足4项常规指标,但是满足5项例外条款的任意1项,也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
二、建立清晰可操作的负面清单
按照支持类、限制类、禁止类,分类界定科创板行业领域,建立负面清单制度,科创板支持和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六大行业领域”以及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的企业上市,同时明确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并要求保荐机构推荐其他领域公司时充分论证、审慎推荐。
三、完善专家库制度
充分发挥交易所科技咨询委的作用,增加科技管理、科学研究等上市委委员数量。李维友表示,此修订意在充分发挥交易所科技咨询委的作用,完善委员构成和工作机制,增加科技管理、产业规划、科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委员数量,形成监管合力。
四、突出定性和定量综合研判,严防研发投入注水、突击购买专利,压实保荐机构责任
交易所在发行上市审核中,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重点关注发行人的自我评估是否客观,保荐机构对科创属性的核查把关是否充分,并作出综合判断。李维友表示,科创板“硬科技”评价将将突出定性和定量综合研判,严防研发投入注水、突击购买专利、夸大科技技术标准和科创技术水准、行业分类不准确的等情形,压实保荐机构责任,证监会也将强化对科创评价标准相关规则执行的监督检查。
修订后,申报科创板的企业进一步突出“硬科技”特色,科创板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先进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成果转化能力突出、行业地位突出或者市场认可度高等的科创企业上市。
此外,上交所还取消了“暂未达标”企业的申请安排。实践中发现,科创属性未来能否达标通常较难判断,申报企业和保荐机构把握较为谨慎,很少适用该安排。同时,科创板审核时限预期明确,审核时效对企业实际影响有限。经过评估,此次修订取消了“暂未达标”企业的申请安排,相关科创企业应待达标后再行申报。
上交所指出,发行人应当结合自身业务实质,准确认定所属行业,认真评估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不得“拼凑指标”、夸大科创技术水平。保荐机构应当督促发行人按照要求在专项说明中充分、客观反映自身的科创属性,并在专项意见中详细说明核查依据。
4项常规指标:
研发投入 and 发明专利 and 营业收入 and 研发人员
负面清单
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