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净利过亿企业撤回!北交所IPO终止情况分析(2023年至今)

发布日期:2024-03-12 浏览量:238

分享到: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而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交所在一揽子新政的作用下逆势高质量扩容,站上发展的新起点。

据统计,自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11日,A股市场新增IPO受理企业共104家,其中,北交所新增受理项目达到73家,占比为70.19%。进入10月之后,拟登陆北交所而进行辅导备案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不少投行和企业抓住机会积极“北上”。
但同时,北交所也在提高门槛、收紧审核,不少企业上市之路画上休止符。2023年至今,北交所IPO终止情况如何?有多少净利润过亿企业折戟?让我们一探究竟。

2023年以来北交所IPO终止情况

据尚普君统计,2023年以来北交所共有64家企业终止IPO。其中,61家主动撤回,2家上会审核未获通过(龙*科技、天*医疗被否),1家被终止审查(蓝*星际,未能消除中止审核情形或补充提交有效文件)。

从企业终止月份分布来看:
2023年以来北交所各月IPO终止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今年以来北交所IPO步调有所放缓,对上市公司质量更为严格把关,1月北交所IPO终止数量创新高,首次突破两位数(13家)。而截至3月11日,今年已有19家企业“折戟”北交所,去年同期仅为9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
终止企业排名靠前的行业分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各7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各6家)。
从净利润分布来看:
注:“净利润”统一指企业终止时最新招股书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净利润0以下:2家;
净利润1,000-3,000万元:12家;
净利润3,000-5,000万元:25家;
净利润5,000-7,000万元:12家;
净利润7,000-1亿元:7家;
净利润1亿元以上:6家。
整体来看,这64家北交所IPO终止企业中,净利润处于3,000-5,000万元的家数最多,共25家,占比近四成。值得一提的是,有6家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且均为主动撤回

6家净利过亿企业审核关注点

2023年以来北交所IPO终止企业中,净利润过亿的企业有6家,分别为:华*达(2.51亿元)、开*石化(1.35亿元)、思*科技(1.35亿元)、祥*科技(1.27亿元)、瑞*科技(1.08亿元)及南*电子1.07亿元)。
在审核阶段,企业业绩增长真实性财务内控、关联交易、同业竞争问题及持续经营能力频繁受到监管关注,多家企业因业绩下滑及稳定性不足折戟北交所。
• 华*达:三轮问询后撤回
公司是一家具备软硬件产品综合研发能力,并主要为全球运营商布局家庭业务提供智能终端和系统平台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公司始终专注于海外运营商市场,通过为运营商提供基于Google认证的数字视讯产品、网络通信产品以及相应的系统平台,搭建运营商与家庭用户之间的产品桥梁,在赋能运营商业务拓展的同时提升家庭用户的家居智能化体验。2022年公司营收为25.2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2.51亿元
2023年6月30日,公司申报北交所IPO获受理,拟募资5亿元。在经历三轮问询回复后公司主动撤回申报材料。三轮问询主要涉及公司的业绩真实性和持续性、关联交易、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
审核关注点:
公司报告期内多次变更主办券商,主办券商先后为国泰君安、长城证券、中天国富、东吴证券和世纪证券。保荐机构世纪证券于2022年9月参与公司定向发行,认购金额3,750.00万元。北交所曾在审核问询函中要求世纪证券说明其入股公司的背景,以及入股公司是否影响其保荐工作的执业独立性。
报告期内业绩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可持续性遭质疑,2022年公司营收为25.2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2.5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5.23%,353.17%。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增幅在10%-30%之间,公司业绩增幅大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北交所要求公司论证经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收入是否存在下滑风险,报告期内业绩大幅增长的商业合理性;说明公司各期向贸易商/加工商实现收入的真实性、确认收入时点的准确性,是否存在期末突击确认收入的情况等。
转销的必要性和公允性遭质疑,公司通过关联方智慧媒体与欧洲跨国运营商Altice交易等相关问题连遭三轮问询,北交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报告期内与智慧媒体及运营商Altice之间的交易模式,是否符合运营商Altice同类产品采购模式;智慧媒体设立后不久即取得运营商Altice的供应商资格、并成为公司客户,且2021年成为第一大客户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未直接与Altice进行交易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特殊利益安排等
• 开*石化:一轮问询后撤回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工产品类业务,主要是丙烯酸、丙烯酸酯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白油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公司有部分公用工程(动力产品)类业务。另外,公司已储备干法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生产技术,拟作为未来新的业务板块和业绩增长点。2021年公司营收为3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35亿元
2022年6月29日,公司申报北交所IPO获受理,拟募资5.17亿元。在经历一轮问询回复后公司主动撤回申报材料。问询主要涉及公司营收大幅上涨的合理性及真实性、财务内控不规范、创新特征与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情形。
审核关注点:
收入大幅上涨的合理性、真实性遭质疑。报告期各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56亿元、19.46亿元和30亿元,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54.20%,增长超过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4.60万元、-4,281.58万元和1.35亿元,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400%。北交所要求公司详细量化分析2021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公司是否存在为满足标准(一)中申报条件而进行虚增收入、虚减费用、收入成本不匹配等情形;分析说明公司盈利能力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存在由盈转亏的风险;说明公司的业绩波动是否属于行业共性特征。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8项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环保违规、安全生产违规、担保违规、财务内控不规范等方面。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主要包括,公司实控人及董事长报销款存在由董秘、财务部长、司机代为操作报销流程的情形,金额共计1256.28万元;报告期内,实控人通过微信支付账户合计购买茅台酒类支出572.27万元;公司高管未实际获得薪酬,而是通过董秘和财务部长的银行账户直接打给实控人;会计差错更正比例高。北交所则要求公司说明实控人是否存在通过报销方式套取公司资金、资金占用、利益输送等情形,以及采购高档酒水与销售推广效果的匹配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情况;说明实控人是否存在通过编造薪酬奖励的理由实际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等。
2022年度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据2022年年报显示,受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下降,计提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等影响,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28.46亿元,同比下滑5.13%;实现归母净利润7,795.9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98.60万元,同比下滑42.23%
• 思*科技:两轮问询后撤回
公司是一家聚焦于零售行业数字化领域的知名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商及相关支付技术服务商。自成立以来,公司秉持“成为中国流通领域信息化领导供应商”的愿景,致力于为国内中小微零售业态商户提供门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帮助中小微商户实现数字化运营及管理,完成由传统门店向智慧门店的转型与升级。2021年公司营收为35.82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35亿元
2023年3月31日,公司申报北交所IPO获受理,拟募资7.07亿元。在经历两轮问询回复后公司主动撤回申报材料。两轮问询主要涉及公司的主营业务商业模式披露、业务开展的合规性、同业竞争及控股股东持续亏损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审核关注点:
公司主营业务商业模式披露不清晰,业务开展的合规性存疑。公司是一家聚焦于零售数字化领域的软件产品开发及技术服务商,软件产品包括智慧零售软件产品、SaaS软件产品及数字运营软件产品。其中,技术服务主要为基于思迅Pay功能的支付技术服务,同时包含少量的技术开发及维护服务。
报告期各期,公司软件产品收入占各期收入比重分别为42.97%、34.09%、26.71%、21.07%。公司支付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0.22%、60.02%、68.35%、75.91%,公司软件产品收入逐年降低的同时,支付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则逐年上升,且占比已经超五成。在问询中,北交所提出公司存在主营业务商业模式披露不清晰的问题。
此外,公司聚合支付技术服务业务开展的合规性也成为监管重点。报告期内,公司在开展支付技术服务业务的过程中,需委托经销商以技术服务商的身份开展相关技术服务。公司13家主要支付技术服务业务客户中,5家存在无收单业务资质的情况,且公司仍与部分无收单业务资质的客户保持合作关系。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与相关无收单业务资质的客户的合作是否属于相关监管政策中禁止的转包行为,或者将被记分的违规行为。
同业竞争及控股股东持续亏损影响遭关注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石*信息(SZ002153)及其控制的企业主要从事酒店、餐饮及零售等消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销售、系统集成、技术支持服务等业务,同时控股股东旗下公司亦从事支付推广或第三方支付业务,公司是石*信息体系内零售业务的组成部分。公司与石*信息及其控制的零售业务的部分企业存在同业经营的情形。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避免同业竞争的约束机制是否具有可执行性。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占石*信息比例分别为1,025.34%、-32.56%、-14.66%和247.55%。2021年、2022年石*信息持续大额亏损。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石*信息的主营业务、亏损原因,结合目前财务和经营状况、是否存在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风险。
• 祥*科技:首轮问询未回复,撤回
公司主要从事以CPVC为核心的氯化物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形成了从原料、混配料到制品的全产业链供应体系,主要产品为CPVC树脂及混配料、CPE和PVC-C制品。CPVC基于其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阻燃抑烟性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等,在管材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广泛应用于消防、给排水、化工等领域。2022年公司营收为5.63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27亿元
2023年6月26日,公司申报北交所IPO获受理,拟募资3.91亿元。受理后次月,北交所发出首轮问询函,但公司并未对其进行回复。2023年11月公司主动撤回申报材料。首轮问询主要涉及公司的业务成长空间及销售可持续性、产品结构大幅变动、境外销售收入真实性、财务内控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
审核关注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结构大幅变动报告期内,公司CPVC树脂及混配料收入分别为9,842.24万元、16,388.91万元、47,968.38万元,占比分别为38.62%、52.33%、90.17%,同期CPE的收入金额大幅下降,收入占比分别为60.77%、45.66%、8.21%。2022年国内CPE产能突破百万吨,公司近三年CPE产品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报告期内CPVC、CPE产品产销量变动剧烈的原因,CPE产品产量大幅下降是基于合理的商业考虑还是为解决超产问题;公司关于产品产能的披露情况是否符合日常生产经营实际;公司产品结构是否仍存在剧烈变动风险,是否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境外收入真实性遭质疑。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1亿元、3.26亿元和5.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4.87万元、2,111.43万元和1.27亿元。公司境外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796.42万元、13,469.63万元和45,093.32万元。其中,公司在印度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境外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71%、50.13%和77.24%,2022年印度市场需求大幅爆发。北交所要求公司量化分析说明报告期内境外销售收入持续大幅上涨的合理性,进一步分析境外客户稳定性和境外业务的可持续性。
• 瑞*科技:三轮问询后撤回
公司以面向创新药企业提供化学合成CDMO服务为核心业务,主要从事小分子创新药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所需分子砌块的定制研发和生产。2022年公司营收为3.6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08亿元
2023年6月27日,公司申报北交所IPO获受理,拟募资4.95亿元。在经历三轮问询回复后公司主动撤回申报材料。三轮问询主要涉及公司的股权变动、生产经营稳定性、生产模式及交易公允性等方面的问题。
审核关注点:
公司控制权变更频繁。2017年-2020年,公司发生了四轮控制权变动,在数轮股权变动的背后,实控人薛*高卖低买套现。2017年,实际控制人薛*将部分股权以5元/股转让给金字火腿控制的鄞州钰瑞、鄞州钰祥。2020年,鄞州钰瑞及鄞州钰祥将所持公司股权转让给6家合伙企业,转让价格系按鄞州钰瑞等投资公司时的入股价格平价转让。2020年,薛*以每股2.07元受让6家合伙企业及薛长煌合计16,940,000股公司股份,合计支付3400余万元;薛*购买股权的资金中,1000万元系经金字火腿原董事会秘书王启辉介绍,向孙*华、宋*的借款;薛*已于2021年偿还前述借款,还款资金来源为公司的分红款。
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6家合伙企业退出公司的背景、向薛*以较低价格转让所持股份的商业合理性;说明6家合伙企业将部分股权转让给薛*是否存在抽屉协议等潜在利益安排、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存在利用减持规避限售、代持股份的情况;说明薛*的资金来源背景,分红资金流向情况,宋*、孙*华等人相关任职信息、对外投资情况,说明是否存在相关方利用实际控制人代持股份的情形。
八成营收来自单一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向第一大客户药明康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323.85万元、10,904.62万元和29,268.8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8.07%、64.23%和81.06%。药明康德主要通过常州合全向公司采购定制化CDMO业务,常州合全向公司的采购金额占其营业成本的比例约为6.62%、6.01%和8.32%。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向药明康德销售的订单获取方式,销售定价的原则,产品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特殊利益安排,公司是否具备独立开展业务并且进入药明康德供应体系的能力。
• 南*电子:四轮问询后撤回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功率器件的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的研发和销售。2021年公司营收为3.9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07亿元
2022年6月10日,公司申报北交所IPO获受理,拟募资6.20亿元。在经历四轮问询回复后公司主动撤回申报材料。四轮问询主要涉及公司的业绩变动情况、调减研发投入及募资等方面的问题。
审核关注点:
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57.86%从经营情况来看,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66.50%;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471.20%。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第2.1.3条,选择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2022年,受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芯片行业不景气、下游需求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该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下降21.12%;实现归母净利润-6,174.52万元,同比下滑157.86%
公司更新2022年财务数据后将不符合第一套标准,因此将上市标准变更为标准三,即预计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
令人疑惑的是,在上市标准三对研发投入存在要求的背景下,公司选择缩减研发开支,2023年1-6月,公司研发费用为1,767.43万元,同比下降22.39%。对此,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2023年1-6月大幅减少研发投入的原因,是否存在利用研发投入调节业绩的情形,公司各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情况与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的差异及具体原因。
除了上市标准变更之外,公司也对募集资金金额进行了调整,由申报时的6.20亿元调减为3.17亿元。募集资金不再投向电源管理芯片研发项目,同时将补充流动资金规模条件值1亿元。

小结

打铁还是要自身硬即便是利润过亿的企业冲刺北交所也不是万无一失。2024年2月,北交所称近期制定了《推动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方案》,其中包括优化上市审核和持续监管,持续提升上市审核质效,引导保荐机构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防止“带病闯关”。
今年以来,北交所的IPO终止企业数量也已大大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这体现出北交所IPO严监管态势对于拟IPO企业来讲,要坚定自身发展战略,练好内功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