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搞不好可能还真不能怪散户多

发布日期:2024-03-27 浏览量:87

分享到:
近期,一些专业人士认为A股搞不好的原因之一还是在于A股传统特色——散户太多。

这些专家认为A股市场化程度不足,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管控太多。只要大盘好,散户能赚钱就万事大吉;要是股市不好,散户赔钱,矛头便直指IPO,政府就要暂停IPO,这是不合理的。就应该让散户自己对自己负责,获取收益的同时承担风险
此外,中国散户多数缺乏机构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和资源,也更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而散户投资者又具有跟风特性,牛市中一哄而上,行情不好时一哄而散,且散户数量众多,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因此A股应该像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样(如美股,散户很少,绝大多数都是由机构投资者在操作),散户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打理,从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达到真正市场化、注册制。
但是,有一点大家可能忽略了,中国A股的机构投资者就真的那么专业、勤勉和尽责吗?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就真的比散户的投资回报率高吗?
以机构投资者里主要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为例。私募基金是针对少数人投资的,投资门槛较高(通常需要数万元或数百万元的起投金额),此外,私募基金的监管相对较为松散。近年来,不少私募基金不是爆雷就是跑路,投资者的风险较高

那么就靠公募基金了,但是公募基金也有不少是亏钱的。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2023年年末,全市场基金平均收益率-5.12%,近六成基金年内收益告负。权益类产品更逊一筹,超过八成基金亏损,平均收益率为-10.5%。数据显示,在近2,300只股票型基金中,仅有92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其中,最高收益率不足38%;1,855只产品收益率为负,最低产品收益率更是低于-41%。而在4,500多只混合型基金中,仅有2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87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多数产品收益率维持在-10%至10%之间。

散户将资金交由公募打理,公募基金经理可以通过收取管理费,实现“旱涝保收”;此外,一些基金经理拿着散户的钱进行利益输送,高位接盘,自己赚的盆满钵满,风险却是散户自行承担。

为此,近期监管部门调用异地证监局去调查多家公募基金。此轮现场检查围绕公募基金对IPO市场哄抬价格的现象展开深入调查,旨在揭示并打击部分承销商、公募基金等市场主体通过哄抬发行价格,实现超募资金,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据了解,监管部门此次调查的重点在于揭露承销商与公募基金之间形成的利益链条。在这一链条中,承销商与公募基金通过抬高股票发行价,实现上市公司超募大量资金。随后,承销商与基金管理公司通过一系列操作,如融券对冲风险、转融通等,确保了各自的利益。这种利益输送行为不仅使得上市公司得以超募资金,也导致承销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益。然而,这种利益链条的代价却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惨重损失。由于发行价被人为抬高,许多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在二级市场购买这些新股时,往往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据统计,近年来上市新股从开盘价计算,腰斩股比例和破发比例均居高不下,给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也就是说,有些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与散户的利益根本就不一致,他们并不关注投资者的投资利益,他们只关心他们能从哪里获得收益。

总而言之,A股搞不好可能还真不能怪散户多。假如基金(专业投资机构)真的都是专业可以赚钱的,谁(散户)还会愿意冒风险自己去股市闯荡。正因为交给机构也是赔,自己去也是赔,还不如自己去赔,至少赔的光明正大。